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信息 >> 造血干细胞捐献

“三献”故事 | 丁海峰:80后教师捐献造血干细胞 用爱点亮希望的曙光

发布时间: 2024/11/13 11:26:17



深思熟虑加入中华骨髓库
 义无反顾捐献造血干细胞


英雄名片

 丁海峰,男,1981年10月出生于龙港镇杏峪村。2000年毕业于晋城师范,2002年参加工作,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沁水县郑庄镇中心学校教师。2024年11月11日,在山西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无偿捐献给一名13岁的小男孩,给孩子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教育清泉  身正师范



  2011年10月,在无偿献血时,血站工作人员问他要不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行列,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丁海峰好奇起来,向护士咨询相关信息后,采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7年8月9日,他接到中华骨髓库的回访电话,并表示如果匹配成功,会义无反顾的捐献。 

 2024年6月16日上午,沁水县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柳亚军接到市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得知一名血液病患者与沁水的一名志愿者初筛配型成功了。

 在征求丁海峰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挽救患者的生命时,他犹豫了片刻说出:“当然愿意,我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衷就是为了可以配型成功,但是还是需要跟妻子商量一下”。

 在志愿者与他妻子的交流中,或许是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不了解,多少有些担忧。不过一听说对方是个小学生,同样作为教师的她表示:同意老公践行诺言,不仅十分理解支持,还从网上查到专业知识打消父母的顾虑,并争取到了长辈的支持。此次捐献成功,便是他们一家人爱的汇聚。


义无反顾  献髓救人


 2024年11月6日,丁海峰老师在沁水县人民医院护士、沁水县红十字志愿者刘黄帅的陪同下前往太原做采集事宜。

 2024年11月7日上午,注射了第一针的动员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第二针、第三针……注射后就像感冒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志愿者刘黄帅,还有妻子的陪伴。

“我不知道接受捐者的姓名,但想到在有生之年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对于我和患者来说都是一种缘分。”这个信念让丁海峰依然坚持着。

 在注射完五针动员剂后就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将近四个小时的采集过程,只能双手放直的躺着、身体不能挪动,承受着手臂和肩膀的麻木。

 在中午的13点左右,造血干细胞被顺利采集,第一时间送往了千里之外的医院,为陌生的小男孩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用心传递  让爱延续


 从初筛到高分辨的确认、体检,以及到太原采集成功,省、市、县红十字会领导对丁海峰的事迹十分肯定,分别看望慰问了丁海峰同志。丁海峰特别感谢省市县红十字会及沁水县“三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的陪伴与鼓励,更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双向奔赴的爱与感恩总能让人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受捐者是一名上小学的男孩,在收到受捐家属的锦旗和感谢信后,丁海峰说:“是爱心的传递才让自己有了这次成功捐献的机会,能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让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我觉得很自豪和骄傲。

 数据显示,需要帮助的群体庞大,能够配对成功的几率又太少了。作为沁水县第六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丁海峰老师来说:他的善举,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和重生的希望,他算得上真正的英雄。



主办单位:晋城市红十字会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文昌西街83号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

(0356) 6993920     (0356) 2054088

jcredcross@163.com

048026